Show
产品中心
Contact Us
联系我们
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产品中心 > 夹克 夹克
你被问过爱爸爸还是爱妈妈吗?律师说这是对孩子最残忍的线
更新时间:2024-03-27 08:07:15 作者: a8直播视频在线观看 字号:T|T

  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,父亲和母亲就像左右手一样不分彼此,强迫他们选择太残忍了。

  2016年,律师李不疑代理了一桩离婚案,在这起案件中,这样的一个问题成了争夺抚养权的关键点。

  曾经相爱的男女,变成了原告和被告;证婚人变成了法官;见证者不再是他们的亲友,而是律师。

  我作为女方的代理律师,接下了这起特殊的离婚案,没有家暴,没有出轨,甚至双方可能都还爱着。我受邀来办理这桩案件的唯一目的,是应女方所托,一定抢到孩子的抚养权。

  我极少听到这么不礼貌的评价。反而是她的丈夫杨军,赢得了赵律师的赞扬,说这男人有自己的事业,在家里却没有做一个甩手掌柜,凡事亲力亲为。

  这次妻子要离婚,也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,没家暴赌博嫖娼,反而回家了还要洗衣做饭,照顾孩子。

  赵律师不理解这两人感情怎么就破裂了,法官也不理解,所以第一次起诉没有判离,黎筱筱准备再次起诉。

  这次当事人来和我们见面,是在法庭外,见完就要去第二次起诉离婚的庭审现场。

  黎筱筱和她父母一同驾车前来,她的父亲开车,而她坐在后座,下车的时候和我打了照面。

  我发现赵律师说得没错,黎筱筱的确缺少些女人味儿。她头发板板正正梳成低马尾,一缕发丝都没乱跑出来,身上西服套装穿得笔挺,看起来像是随时准备进攻。

  我不明白她为何要把自己打扮得那么强势,这种风格并不一定适合她,细看之下,黎筱筱五官清秀,很有江南女子温婉风情,皮肤也很通透,她全身只有一处地方是黯淡的,那就是她的眼神。

  我说你的形象不必那么有气势,把西装换下来吧,让法官看到你的疲惫说不定对官司有益。

  法官当然不会管这些。我只是希望眼前这个紧张的女人能够松弛些,我很自信,如果能帮她从案件中解脱出来,她那双眼睛一定是湿漉漉亮晶晶的。

  黎筱筱从小是个公主,但不是娇生惯养,而是果决坚毅、被要求有担当的那种公主——她出身于军人家庭,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军人。

  父母在物质上给予黎筱筱丰沛的基础,在情感上却从来都是军事化的严格教育,模糊性别,缺少温情。

 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见到黎筱筱的时候,总觉得她在屏住一口气。事实上,三十多年她从未松口气。

  杨军家境不好,出身农村,甚至在别人眼里看来是“凤凰男。”其实他遇到妻子之前,就打拼出了自己的事业,把户口从农村转移到了大城市。这是一个少年时期就把该吃的苦吃完了的男人。

  直到现在,我问起黎筱筱,她也没办法指摘杨军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,反而会很愧疚。

  孩子身体不大好。黎筱筱的观念里,蛋白质是增强免疫力最好的法宝,所以孩子必须多吃肉和水果;杨军母亲是紧衣缩食苦过来的,来帮忙带孩子时做饭极清淡,可能因为这一个孩子多跑了几趟医院。

  这一点让黎筱筱极为不满,和婆婆爆发了几次激烈争吵,一家人聚餐都要当面数落婆婆过错。

  临近过年的一天,黎筱筱和杨军妈妈又一次爆发了冲突。杨军妈妈一声不吭把孩子带走,去乡下老家去疗养身体。黎筱筱回家看到孩子不在报了警。杨军急匆匆回来,一眼便知缘故。

  随后,黎筱筱和杨军陷入了漫长的冷战。黎爸爸没有见到小外孙,驱车千里,终于找到了小外孙的踪迹。这一场千里走单骑的结果是黎爸爸胜,杨妈妈败。

  孩子的这一场病彻底分裂了黎筱筱和杨军。黎筱筱认为,是孩子被带回天寒地冻的老家才生了病。

  杨军认为,他本来已经协调好孩子过完春节就回来。更何况,孩子被强行带走之前是没生病的,谁了解是否是争夺时受到惊吓。

  一个从小就在严格驯化下长大的妈妈,和吃苦方为人上人的爸爸,两种不同的教育观点缠绕在这个三岁幼童身上,既伤害了他,也割裂了这对两口子之间的感情。

  法官听明白了,在他看来,这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,两人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才产生嫌隙。本质上,夫妻俩都是极好的人。

  “黎筱筱,你什么意见?”黎筱筱不说话,眼神看向我和同事征求意见。我们当然不能给她反馈,人生大事的决定要由她亲自做出。

  黎筱筱支支吾吾地说,“离,还是得离。”语气平淡又疏离,好像这个决定与她无关。

  我很纳闷为什么她是那么犹豫的态度,见了她父母就全明白了。回到所里,我们将情况向她的父母做了汇报。讲到最后,我们也将法官希望促成调解不离婚的意愿做了转达。

  比起黎筱筱,她的父母态度显得更为坚决,就像是在对女儿和我们施加军令。他们决绝地带着女儿走出律所大门,依然是父亲开车,让女儿坐在后排。

  说起来很可笑,争取的原因似乎是姥爷想把外孙带回娘家,他听说孩子奶奶一直给孩子看ipad,耽误学习。黎家不能容许孩子在成长中有一时一刻的偏差,而杨家想的可能是孩子也得开心。

  我在警局从中午待到晚上。黎筱筱父母的身体太好,我和警官申请了先给他们做笔录,之后让他们先回家去。我再三保证我会妥善处理再送黎筱筱回去,他们才肯走。

  黎筱筱父母走后,我终于有机会和黎筱筱单独相处,我照例询问了她一些基本事实和案件背景。奇怪的是,我发现黎筱筱给我的答复都是在重复她父母的话。

  黎晓晓说,她平时并不会回娘家倾诉矛盾,也知道丈夫一直在努力缓和家庭矛盾了。那天不知道如何了,她受了一肚子气,回到娘家因为一点小事就被训斥。在多重委屈累积之下,她吼了爸妈一句。

  “别烦我了行不行啊,一个念叨我不洗衣服,一个又说我不脱外套坐沙发,一件衣服至于吗!”

  黎筱筱家教一直很严格,从不会用这种语气和父母讲话。很快父母就反应过来,女儿被婆婆欺负了。老两口当即就拉着女儿去兴师问罪,一来二去,两个人的事情变成两家人的事情,愈演愈烈。

  “说真的,没人问过我是怎么想的,但现在也回不去了。谢谢你,李律师!你是第一个问我想法的人。”

  黎筱筱讲这句话的时候,在“我”字那里,顿了好久。离婚案里,最重要的是人,但黎筱筱这个活生生的人,却被从这个案件中抹去了,她成了一个叫做“原告”的符号,成为了父辈战争中的一个“兵。”

  杨军是相同,他很温柔,在法庭上就连一句重话都说不出口。但是可能因为父母要求,涉及到孩子抚养权时,他的态度就会变得强硬无比,一定要拿下。

  黎筱筱以前和杨军沟通都是提要求、下指令,杨军不肯的话,她会回避处理问题,俗称冷战。

  我非常害怕,但我也知道,以前都是她爸爸开车的,她一直坐后排。就跟婚姻一样,她从未独自上路过。

  事情已经闹到这个地步,婚是只能离了,但希望还能争取的自己的儿子,那个叫小宝的三岁男孩。

  “我现在希望争取到孩子,杨军他也不是不好,他以前下班都会陪孩子玩,很有耐心,是个好父亲。但是他家的条件你也知道,虽然什么都舍得给孩子最好的,但是他们眼界不够,好好的孩子我怕他们养毁了。”

  那一刻,我感觉我被托付了。黎筱筱轻轻一句话却把儿子未来的重担托付给了我。

  黎筱筱不擅长人际沟通,把为孩子好的要求表达成埋怨。话说出来时无心,听到杨军妈妈耳朵里却很重。杨军妈妈可以培养出杨军这样的人,自信可以带好孩子,但时代不一样了,孩子可能真的会受到影响。

  在争取抚养权方面,我罗列了一张表格。发现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黎筱筱是孩子天然依恋的角色——妈妈,法律也有倾向性保护的规定。接下来需要向法庭营造出黎筱筱慈爱母亲的形象。

  按照法律规定和既往判例,孩子8岁以后,抚养权的判决,将很大程度遵从孩子意愿:看他更爱爸爸还是妈妈。

  我们的任务艰巨。如果想让孩子不被抢走,就要争取让他亲口说出那句话——“我更爱妈妈。”

  黎筱筱却总是担忧小宝现在不纠正坏习惯,长大后就不好改了,所以老是去批评教育。她这种爱孩子的方式不对,起码对学龄前儿童来讲,不合适。

  如果光看黎筱筱的外表,这份证据或许很有说服力。最初几次开庭,她的表现都再强硬不过了。

  黎筱筱成长于一个军人家庭,也习惯了严肃的生活方式。她从小背不完课文就要罚站,错过饭点儿就会没有饭吃,即便外面下着雪,她每天的体育锻炼也不能取消,摔个屁墩儿爬起来继续跑。

  为了离婚,她和丈夫杨军在同一个屋子里分居,尽量错开相遇时间,陪孩子的时间也是分开的。杨军陪孩子时,大多是一起看动画片、打游戏。可到了黎筱筱这里,不是上辅导班、做功课,就是在练字、画画。

  孩子跟着她的时候,成绩一向很好,英语听写能拿满分,可到了杨军那里,短短一周,听写成绩就能下滑到20分。

  她和杨军争不出结果,只能告诉英语老师,若孩子再背不完单词就跑出去玩,就让他在教室里做完才许玩。必要的话,可以让孩子一个人去教室最后的空座位上,免得被打扰分心。

  黎筱筱这一点倒是和我妈妈很像,中国式母亲,普遍是虎妈形象。现在我回看我妈的教育方式,能理解她用心良苦。但放到当年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甚至可以说有些逆反。

  黎筱筱总会和我夸奖,“你看我儿子写的字又进步了”,“他的画挂到了班级展示墙里面”,“这次运动会跑步拿了第三名”。当然了,这些话她从不在孩子面前说。

  只是我心里也会打鼓:若孩子真的判给黎筱筱,这样严苛的教育方式,对小宝来说真的好吗?

  这不符合以往的判决惯例,我们明明对抚养孩子有更多优势,判决书里却没有对此进行过多评判。

  正当我们纳闷时,黎筱筱的父母告诉我们,小宝被喊去法院问了一次话,问题很可能出在这里。代入到小宝的视角,黎筱筱可能确实算不上一个“好妈妈”。

  杨军虽然拿到了大城市的户口,但是落的是集体户,地段不算多好。黎筱筱不同,她的户口所在地从幼儿园到高中清一色的重点。教育就是她能拿到抚养权的最好筹码,我相信二审法官无论如何也会考虑这一点。

  我联系黎筱筱确认了她和杨军的户籍地,及相应可以匹配的教育环境,要求覆盖九年义务教育。

  黎筱筱立马明白我要做什么,去单位、居委会开了各种证明,联系学校确认入学资格。

  法官隐晦地告诉我,一审征询过孩子的意见,他选了爸爸。无论我们试图论证,孩子年纪尚小,心智不成熟,很容易受外界影响;还是苦口婆心地强调,改判的背后,是孩子教育条件的天差地别。但法官迟迟不肯下判决。

  黎筱筱为此几次和杨军翻脸。双方父母可能也在对夫妻俩施压,后续开了几次庭,对感情和财产的分歧都不大,只是抚养权归谁,两家人争破了天。

  离婚案二审审理过程中,杨军迟迟不肯交出孩子的身份证件,致使黎筱筱没能在截止日期前,给小宝办理户籍片区内最好学校的入学手续。

  原本还能探望孩子的黎筱筱无奈地告诉我,她和杨军协商让他把孩子带走了,她实在太想让孩子上学了,只能答应他。

  我知道,这个决定是她背着父母做的,那一段时间,她父母总给我打电话,口径一致很统一,一定要拿到孩子的抚养权,语气坚决得仿佛不是外孙而是亲生儿子一般。

  更让人诧异的是,黎筱筱的放手,却打动了二审法官,扭转了对我们不利的判决形势。

  法官也能看到,黎筱筱宁可放弃,也不想耽误孩子得到更优秀的教育。杨军家里却一再拖延,明明越往后,孩子能申请到的学校就越差。

  二审法官最终改判了抚养权归黎筱筱,让杨军把孩子的身份证件交给黎筱筱办理入学手续。

  我那时心里确定了一个事儿:这个母亲或许教育方式很严厉。但她在心底就是把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。

  黎筱筱很平静,她好像向来没什么情绪,只说了一句,“我都半年没见过孩子了”。

  她爸妈正在滔滔不绝地抱怨,幼儿园管太多、警察局和稀泥,法院判决一点儿用都没有,要求我们一定要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——

  如果杨军不归还孩子,法院就会把他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还会下限制消费令。

  我记得杨军是做业务岗的,总要频繁出差,要是成了失信人,没法正常出行,那可是卡脖子的要紧事。

  杨军却是铁了心要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,他直接向单位申请了调岗,放弃了业务岗的高薪,上了失信人名单还被限制高消费,也没把孩子还回来。

  这样下去可不行。我只能三天两头给法官打电话,法官被我烦得不行答应组织双方调解,想办法让杨军交还孩子。法院的指令,杨军不得不听,他乖乖把孩子带到法院。

  平时,黎筱筱都是远远站在幼儿园的栅栏外,看孩子做户外运动,有时也让老师发她一些孩子的视频,想孩子的时候就反复看。杨军不让她接近孩子,仅有几次接触都是在杨军妈妈的眼神监控之下,她每次只能借给孩子送东西的名义,匆匆看一眼孩子。

  杨军以为她要抢夺孩子,把孩子护在身后,没让黎筱筱碰到。两人在法院走廊里,像老鹰捉小鸡一样争抢着。

  等黎筱筱抢到孩子的时候,孩子紧紧地扒住门框,哭喊着,“别带我走,我要爸爸!”

  杨军觉得,他已经提起了再审的申诉,还提交了变更抚养权的起诉,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合情合理,之前的执行应该停止,黎筱筱也有自己的道理。

  法官转向孩子,和他说,住到妈妈家里上学很近很方便,又不是见不到爸爸,回头让爸爸带你出去玩。

  法官倒没生气,但黎筱筱却没了耐心,当着法官面批评道,“不懂礼貌,法官叔叔在帮我们处理问题,你这种行为特别不好!”

  黎筱筱也起身,作势要惩罚他,眼神严厉。孩子看到后立马停下,紧紧把笔攥在手里,不敢出声。黎筱筱掰开他的手,把笔还给法官,一面自己道歉,一面要求孩子道歉。

  法官也不能强行把孩子送回黎筱筱家,只能要求杨军签下保证,同意黎筱筱可以陪同孩子写作业。

  几个月之后,黎筱筱带着法院送达的再审申请书,约我见面。杨军申请改判抚养权,黎筱筱怕孩子没回来,她名义上的抚养权人身份也会被剥夺,再度委托我们代理。

  她开始逐渐越过父母和我们联系。以往,我们倾听的更多是她父亲的想法,可是这次,很多时候,都是她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要求。有次,她给我看了一份她和杨军的微信聊天记录,里面条理清晰地罗列了杨军过分溺爱,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地方,以及自己有理有据的主张。

  黎筱筱开始问我一些问题,除了如何给法官留下一个好印象,她也会问,怎么样才可以让小宝受到最少的伤害?

  临近开庭时,黎筱筱告诉我,以后她父母都不会再参与这件事了,决定都由她来做。

  我不知道黎筱筱到底和父母达成了怎样的共识,但我可以感觉到,至少在孩子的事情上,黎筱筱的自我重新回来了。她愿意为保护孩子,违背父母的意愿。

  与此同时,同事赵哥也表达了想退出这起案件的意思。这起离婚案拖了三年之久,委托人和父母三天两头地找律师,赵哥也累了,他甚至宣布自己从今以后再也不接离婚案了。

  每当想到黎筱筱远远站在幼儿园栅栏外,偷偷看孩子的场景,我都会有一种特别的使命感。学龄前的孩子长得太快,隔几天就是一个样,我不想让黎筱筱错过小宝的成长,也不想让小宝错过妈妈的爱。

  这一次,杨军似乎也卯足劲要赢,他的再审申请刚刚被驳回,我们又收到了变更抚养权的传票。

  其实对他来说,更聪明的诉讼策略是先把孩子送回老家读书,等到孩子满8岁后再起诉变更,小宝离开妈妈太久一定会选他,到时候法院也必须要遵从孩子的意愿改判。

  杨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起诉,我更倾向于觉得,是他太想要得到孩子,又不愿牺牲孩子的教育。

  他的证据大多在离婚诉讼期间提交过,大多是一些老师、邻居、同学对他的评价,以及和孩子日常相处的视频、照片。这些只是片面的生活展现,证人很可能在应邀出具证言时,出于社交礼仪而展现出主观倾向性,这会削弱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和证明力。

  目前,也没有新证据显示,离婚判决生效后发生了法定变更抚养关系的事项,我们赢面很大。

  之前的办案过程里,我从没接触过社工,法院也没有向我们送达有关社工提交的任何证言。我只能按照现有的证据材料做准备。

  要是小宝的一切行为都呈现出,他要爸爸,甚至他讨厌妈妈,黎筱筱该怎么去办呢?

  起先我并没看到他,他几次开庭都穿着同一件灰蒙蒙的夹克衫,本来我该记住的。只是人群之中有位穿大红色毛呢外套的女士十分惹眼,把我的全部目光吸引过去。

  经杨军介绍,我才知道这是他新换的律师,之前离婚案二审中他输掉了抚养权,这次要调整诉讼策略了。

  我和杨军握手后,也伸手去握他代理律师的手,但她没看我,双手交叉抱在胸前,我自讨没趣地收了回来。

  “从这份证据中,能够正常的看到,幼儿园老师表扬我的当事人是家长群里唯一的爸爸,他比很多妈妈都要细心、耐心。”

  “下一份证据,是三位邻居的证人证言。他们表示平时只看得到我当事人一家接送孩子、陪孩子玩耍,从没见过被告。”

  “孩子在幼儿园最好的朋友给他写过小纸条,上面写着‘我很羡慕你爸爸,他很好,不像我爸爸只会批评我。’”

  杨军的新律师,试图通过证明孩子更依赖杨军,以及杨军的付出更多,来证明杨军更适合抚养。而且孩子明确表达过希望和爸爸一同生活,应当尊重孩子意愿,判决变更抚养权。

  但这都是老生常谈了,他之前在离婚案中的举证也是这个思路,并没有奏效,换个律师也是新瓶装旧酒。

  我直接复述了我在离婚案中的质证意见。最后我还不忘补上一句新的意见,来打动法官。

  “我想提示法庭注意,被告黎筱筱之所以没办法提供类似的证据,是因为杨军在法院判决孩子由黎筱筱抚养后,拒不将孩子送回,致使黎筱筱没有很好的方法与孩子相处。我相信如果给黎筱筱机会,她一样可以与孩子良好相处,并举出比杨军更多的证据证明,自己是个好妈妈。”

  一个母亲拿到胜诉判决,却没能和孩子一起生活,是很适合用来博得法官同情的点。

  没想到杨军律师留有后手,她要求做补充举证,这次她不仅强调杨军的付出,更指责黎筱筱的过错。

  这个行为,我们从法律上称之为“自力救济”,却成了对方律师口中的“强行抱走”,“把孩子利益放在次要位置”,“严重损害孩子受良好教育的权利”。

  面对杨军,我一向会把冷冰冰的法律术语,换成更为柔和的方式讲出。但此刻我不得不提高防御等级。

  “原告律师提到的,黎筱筱强行抱走孩子的行为,其实就是黎筱筱作为孩子抚养权人合法的接孩子行为。”

  把原告律师偷换概念的行为戳穿后,我又痛批杨军拒不履行生效判决,反复起诉,浪费司法资源,践踏法律权威。

  杨军在没取得抚养权的情况下,尚且剥夺黎筱筱与孩子相处的机会,若孩子的抚养权人是他,黎晓晓的探望权又要如何行使?

  但法官似乎不为所动。这些话,估计常年审理这类案件的法官,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。

  回到法庭时,旁听席上已经坐着一个女孩,穿帽衫,梳着蘑菇头,像个大学生,手上拿着一沓材料。

  法官介绍说,全国法院都在试行社工参与到涉未成年人家事纠纷案件审理中,咱们法院是改革试点,这位是社工同志。

  “我作为本案指派社会观护员,上午9时到达杨军家中,此时杨军与小宝正在客厅的地垫上绘制剪贴报。小宝主动与我打招呼,在杨军介绍完我身份后,小宝便开始背对着我不和我说话。”

  “我走进厨房先与杨军母亲交谈,杨军母亲告诉我,小宝主动要求吃炸薯条,她先拿出来化冻,她还准备了包浆豆腐、清炒油菜、番茄炒蛋和奶黄包,并询问我想吃什么。”

  黎筱筱给我写了一张纸条,杨军妈妈之前也是这样,不给孩子吃肉,还净做些垃圾食品。

  “我继续观察小宝与杨军绘制剪贴报,期间小宝分别向杨军索要酸奶、芒果、IPAD等,杨军一一满足。”

  黎筱筱又告诉我,杨军只会这样,只要是孩子要的,他都给,不管电子设备会不会分散孩子注意力,零食会不可能影响他好好吃饭。你看现在,孩子都有些注意力不集中了,画个剪贴报要东要西的。

  “吃饭时,杨军打开电视,调整到动画片频道,小宝一直在看动画,杨军妈妈给他夹什么,小宝吃什么,不挑食。杨军妈妈还向我介绍了小宝的饮食喜好。”

  截止目前,杨军做得很好,会专注孩子的喜好,耐心陪伴,奶奶做的饭也算是营养均衡,挑不出什么毛病。

  “吃完饭,我同杨军交谈,我发觉小宝总在偷瞄我。我以剪贴报为切入点,询问小宝画的是什么。他口齿清晰,可以有条理、有重点地表达自己画的内容。

  但我注意到,小宝在描述时会不自觉地看向杨军,尤其在介绍画中人物时,只说了爸爸和小宝,略过了旁边的女性形象。我主动提问,小宝一直看向杨军。”

  我竖起耳朵,手底下飞快地敲着键盘,试图记下尽可能多的报告内容,逐一找到社工报告与杨军证据间矛盾的地方。

  “我申请杨军回避,与小宝单独相处。我借助素描功底,帮助小宝修改画作,拉近了与他的距离。

  “我向小宝解释了爸爸和妈妈都很爱小宝,小宝不会见不到爸爸。小宝才袒露心声,他以为是自己做错事了,爸爸和妈妈才会吵架,妈妈才会不来看自己。他希望爸爸和妈妈都能快快乐乐的。

  我飞快地记录证据,同时脑海中慢慢的开始想象,一会儿我毫不客气地指责杨军欺骗法庭也欺骗孩子,拿下本案的样子。

  对面的杨军显然没有我这么舒心,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,完美爸爸的形象不在了。

  “之后,我尝试让小宝给所有亲人按照喜欢程度进行打分,从打分排序看,他把爸爸和妈妈都放在了第一位。我问小宝,你爱妈妈吗?”

  社工的声音平缓地读出,“小宝说,他很爱妈妈,也想念妈妈,想和妈妈一起生活。”

  每个人小时候可能都被问到过“你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?”在孩子的认知里,或许完全没有办法分辨这样的一个问题和“如果爸妈离婚了,你想跟着谁”的区别。那个年纪的我若遇到同样的事,可能只会哭,而他却能够意识到父母所有的爱。

  其实作为律师,我问心无愧,每一次的官司都赢了,我做了所有我能做的。但听到一个六岁的孩子,过于懂事地说“希望爸爸和妈妈都能快快乐乐的”,我还是很难过。

  在他三岁到六岁,本应调皮捣蛋的年纪里,他却早早学会藏起自己的想法,满足大人的需要。

  我想起离婚案二审时,法官说的话,“律师也是,你们不能为了挣律师费就撺掇当事人啊。和谐社会,大家一起努力。”

  如果能给我再多一次的机会,我想为这个家庭做更多。如果这对父母能了解什么才是真正对小宝好的,那么谁输谁赢可能并不重要,小宝会重新拥有一对爱他的父母。

  黎筱筱早上来接我开庭,她似乎变得轻松了很多,开车时不再紧张得一言不发,一路上她没怎么提及案子,倒是和我闲聊了最近新上映的电影。

  我仔细打量了下黎筱筱,她化了淡妆,虽然还是习惯穿制服,但内搭衬衫是个荷叶边的拉夫领,一改往日挺阔硬朗的形象。

  停车以后,我问了黎筱筱关于是否接受调解的意愿。我们从始至终都是胜诉方,这话本不该我问。

  黎筱筱并没有觉得意外,但她还是不想接受调解,她怕杨军出尔反尔,答应了又做不到。

  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没和黎筱筱说,作为律师,任何诉讼方案都应该和当事人进行充分沟通。

  我把一审中自己记录的《社会观护报告》,和之前离婚判决中的法官寄语在庭上读了出来。

  “你们的案件已经经历了3年,6个程序,小朋友从三岁长到了六岁,他懂事了。你们的选择是成年人的事情,但你们让孩子过早承担了你们婚姻的苦果。他变成一个长辈,去兼容你们两个人的情绪。”

  “离婚判决终结了丈夫妻子的关系,却没有割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。你们永远是孩子的父母,我相信你们能够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。因为,在孩子的人生成长中,你们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。对父母来讲,子女抚养权,不仅是相亲相守,更是责任与付出。”

  放下文件,我对法官说,我相信这个案子和其他案子不同,从离婚案到抚养权纠纷,他们坐在这里的原因始终是因为爱得太多,却不会爱。

  法官似乎也意识到,问题的症结不是谁更适合成为抚养权人,而是如何让双方从法院的原、被告席下来,甚至从儿子、女儿的身份下来,回到小宝父母的位置上来。

  他先问黎筱筱,如果他能让杨军配合并满足她和孩子一同生活,杨军探望的时间或者方式是否有商量的空间?

  黎筱筱说,她只要求实现陪伴孩子成长的目的,至于是通过判决还是别的形式都可以,至于是一周还是三四天也都可以。可现在的情况是她很久没见过孩子了。

  他敲响法槌暂停了审理,书记员停止记录,双方律师也不再插话。只有法官和杨军在对话,确切来说,是法官在说,杨军垂头听着。

  法官没有试图去指责杨军的谎言,审理过太多家事案件,任何一个人都有背后的苦衷。他只是告诉杨军,社会观护报告并不是一个耻辱柱,相反,假如没有社工的介入,他可能永远都不会听到孩子真实的声音。

  或许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,尤其是杨军,通过这份报告,都在心里留下了几个疑问——

  小宝那么小已经会说善意的谎言,已经会察言观色了,这真的是他想要的小宝吗?

  将自己作为成年人应该面对的压力、担负的责任转嫁给一个这么小的孩子,然后安然享受着孩子的爱意?

  法官看过之前的案卷材料,黎筱筱已经不是当初的黎筱筱了,杨军却还留在原地。孩子每天都在长大,成年人也要往前走,如果父母那一代人终究要留在过去,至少不应该拉着孩子陪他们停下。

  最终,二审没有改判,依旧驳回了杨军的上诉请求。抚养权还是归黎筱筱,但两人在庭下达成了共识,对半分配陪伴孩子的时间,也可以有商有量地接送孩子。

  没人知道他回去后是如何说服视孙子如命的父母。但我想,从杨军提交的证据来看,他对孩子的关怀与照顾融入在日常的每个瞬间。既然可以做一个好爸爸,他也一定有能力做一个体面的前夫。

  黎筱筱换了一张很明媚的头像,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会给我发来消息,偶尔提一句,“小宝的字有进步”。作为一个从来不会直接告诉我她的感受的委托人,这几乎算得上是炫耀了。

  听说最近小宝在和杨军玩吃鸡,起因是小宝的同学玩,杨军便特意去学,说“爸爸带你组队和同学打。”

  我终于放心了,小宝既不会只活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下,更不会一直沉沦在父亲的溺爱里。他不用去重复自己父母辈的命运,他将只会成为他自己。

  我也不想苛责黎筱筱或杨军,因为他们也是在大家长制度下长大的小孩,也没机会学习。可在离婚、争夺抚养权的过程中,我看到两个家庭、两对父母的作用,一层层从他们身上剥离掉。

  这案子历时近4年,仿佛是黎筱筱和杨军的成人仪式,他们终于懂得该如何去爱上一个人。

a8直播视频在线观看|a8足球|A8体育直播最新版app下载©版权所有2012-2020,网站地图
备案号:蜀ICP备2021018395号-1